穿过一条狭窄的陋巷,在门头沟的一个老旧的群租房里,记者见到了正在挑灯夜读的95后骑手李鑫,常年在外送餐使他的皮肤晒得有些黝黑,老实敦厚的外形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,难以想象他只是一个刚满18岁的少年,一个已在美团外卖工作一年了的骑手。
月入9千 95后少年为父还债撑起一片天
记者到访时,李鑫正在阅读一本金融学方面的教材,虽然是和室友合租的房子,书桌却被收拾地一尘不染,桌面摆满了着历史、人文相关的书籍、杂志,似乎一本书就足以让他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。
作为一个95后的独生子,李鑫出身在山西省一个相对富裕的农村家庭,他的父辈虽然文化水平不高,但在李鑫教育投入上却不遗余力,让他读市区最好的高中,接受好的教育资源,李鑫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山西朔州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。然而就在大二那年,李鑫的爸爸因运输生意失败而欠债。为了承担家庭的重负,大二暑假,李鑫在高中同学的介绍下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美团外卖骑手。
凭借着快速的认路本领和谦虚谨慎的服务态度,李鑫很快就融入了骑手团队。每个月700-800的订单量,8-9千的收入,不仅让他帮助父亲偿还了2w余元的欠款,还让他独立支付起了学校的学杂费和在北京的生活费。
“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得把钱还上,快毕业了,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这么难,做骑手多劳多得,能在财务上自由,独立起来,为家庭分担一些。” 责任感、独立的意识让这个95后显现出一种超出于同龄人的成熟。
向职业高低贵贱说不 送外卖品尝人间冷暖
一个人在北京生活虽然有压力,但也让李鑫收获良多,一年来做骑手的经历让他真正开始迈入社会。
李鑫说,送外卖除了能使他经济独立,用户的好评和一声感谢常常让他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,更重要的是在送餐的过程中,学习到了很多工作的方法。例如遇到恶劣天气送餐迟到的现象,其他的骑手难免会被投诉,但李鑫却用耐心沟通、换位思考的方式屡屡化解。“不管做什么工作,最重要的是学会与人交流。再高的岗位,不会和人交流,那也是白费。”在许多人眼中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起眼的外卖骑手的工作,成为了李鑫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出口。
尽管有时也会遭遇对他大学生身份送外卖的质疑和误解,但每一次都被他的自信与坚定所化解。李鑫提到,自己去报亭买《人民日报》,或者等餐的时间浏览知识网站时,遭到过一些白眼和冷嘲热讽。“送外卖的还看《人民日报》”,这样恶意地把职业标签化,让李鑫感到很不舒服,“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,别人觉得我上了大学却送外卖,我觉得不上大学,还不一定干的好这个,虽然我做的是服务行业,但靠自己的努力挣的钱也不一定比坐办公楼的少。“不卑不亢的态度,简单易懂的道理,让这个思想独立、三观正的少年身上闪耀着质朴纯真的人格魅力。
人间自有真情在,当骑手的一年里,李鑫也遇到过暖心的人与事——有位门头沟本地的餐饮商家店主,算的上是他在北京的“半个亲人”。由于李鑫常去张大的哥店里取餐,一来二往两人就熟络了。今年春节,为了多挣些钱贴补家用,李鑫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,而张大哥邀请李鑫去家里吃了年夜饭,这位北京的“半个亲人”让身在他乡的李鑫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
平凡岗位大梦想 骑手平台助力95后圆梦北京
“家里面什么都没有,除了地还是地,一望无际的地,但这里不一样。”李鑫回忆起自己刚来北京的经历时感慨万分——晚上十点钟从门头沟骑车去天安门广场,跟两三万人一起看升旗,参观毛主席纪念馆,铁道博物馆,故宫……这些都曾经让这个少年激动得夜不能寐。从农村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大都市,乡村与大城市的文化、地域的撞击,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,让他看世界,长眼界。
提起未来,李鑫表示他正在准备今年10月份大专升本的自考,通过自学和视频授课的方式充实自己。他说到,外卖行业他很感兴趣,在继续做好骑手保证稳定收入的同时,学习和了解整个行业,也许未来有机会还能回老家做个外卖加盟商。
或许正如李鑫所想的,无论是何种资历,在骑手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,长期有耐心的坚持,并善于学习与思考,“骑手”的职业平台也许就是通往人生大舞台的起点。